雷霆夺冠,内线崛起,小球时代是否终结?在2025年雷霆夺冠之际,NBA再次面临时代的转折点。十年前,勇士队的三分投射风暴引领了小球时代的到来。如今,霍姆格伦、文班亚马等兼具身高和技术的内线球员崭露头角,人们不禁疑问:小球时代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?
回顾1979年NBA首次引入三分线时,球队平均每场出手三分球仅为2.8次。然而,到了2025-19赛季,这一数字飙升至32次。2025年,勇士队以三分风暴席卷联盟,全联盟迅速跟进。进攻端场上五个位置都能投篮,防守端无限换防成为常态。凯尔特人队在2025-25赛季每场三分球出手高达48.1次,勇士队和公牛队分别以42次紧随其后。
尽管三分球看似不再是联盟潮流,但它已成为篮球的基础。2025年,小球体系又迎来了新的变化:内线大个子不再仅仅是篮下苦力,而是兼具空间投射和内线护框的全能型球员。雷霆队便是最佳例证。2025-25赛季,他们以68胜夺得联盟最佳战绩,夺得队史首冠。亚历山大凭借MVP级别的表现成为核心,但霍姆格伦才是体系完整的关键。
这位瘦长中锋不仅能护框,还能拉开空间。总决赛场均15.2分8.7篮板1.9盖帽,个人正负值领跑全队。尽管常规赛因伤仅出战32场,但季后赛的爆发足以证明内线价值的回归。文班亚马新秀赛季就展现出了跨时代的潜力,场均24.3分11篮板3.8盖帽,完美诠释了现代投射内线的能力。可惜因肩部血栓赛季报销,让这股进步浪潮最终放缓了脚步。
趋势显而易见,既能拉开空间、又能担任护框的新时代内线正在重塑联盟风格。从进攻端来看,三分球仍是核心,但提供空间的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外线。霍姆格伦、文班亚马正是这种趋势的进化代表。在防守端,内线护框逐渐成为季后赛关键。常规赛可以拼投射,但季后赛高强度下,禁区防守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。
媒体舆论引导和联盟体系的调整也在其中起到推进作用。部分媒体认为三分过度主导,导致比赛趋于单调,呼吁联盟重新平衡规则。尽管NBA尚未有实质举动,但这种舆论无形中强化了内线长人的价值认同感。
回答最初的问题:小球时代是否结束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小球的核心在于进攻空间和三分投射,这些内容在当今时代依然存在,但它不再是唯一解答。现在的NBA不再只是比拼谁投得更多三分球,而是谁能融合更多模式。
既能投篮又能防守、既能拉开空间又能镇守篮下的新时代内线,是最新黄金模板。雷霆的冠军已经证明了混合体系的可行性,而未来的文班亚马可能会进一步将这种模式推向更高峰。篮球的战术潮流始终在融合进化,小球时代没有结束,只是在这体系之上,又长出了新的枝桠。